A股4月中旬开始的弱势仍在持续,上证综指上周虽然企稳回升,但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下跌仍在持续。在当前情况下,“神创板”很多上市公司仍然不断遭到抛售,一部分流出资金转移到金融、消费等白马股中。

  新金融记者 刘子安

  2017年以来,A股市场再度呈现抱团现象,机构先后扎堆白酒、家电行业的龙头股,近期又开始猛攻银行、保险等金融板块中的白马股。在这背后是市场风险偏好不断下降之下,抱团取暖是大资金最为理性的选择。

  大型金融股崛起

  金融监管越发严苛、资金面紧张、新股发行速度不减、大小非减持等原因导致近期A股持续调整,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A股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创业板公司和中小板很多高估值、面临大小非解禁减持的公司遭遇市场的抛弃。与之相对的是,主板市场中一些估值较低、企业经营情况稳定、分红率较高的上市公司则受到很多机构投资者的追捧。

  具体来看,4月10日以来,代表A股总体情况的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下跌了5.37%和7.59%,代表小盘股的创业板指数更是下跌了9.58%,但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指数同期仅下跌了0.90%,代表上交所50家最大公司的上证50指数更是逆势上扬了3.47%,市场分化程度可见一斑。

  与从今年年初资金抱团白酒、家电行业的龙头股不同,近期一些大型银行和保险股成为资金追逐的目标。4月10日以来,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农业银行分别上涨了19.85%、7.61%、5.81%、5%、4.46%。

  中投证券分析师王镭认为,从基本面上看,金融去杠杆的环境下对于大型银行相对利好,长期以来中小银行由于投资能力较弱,所以较为依赖委外投资。相较而言,对于“去杠杆”、同业融资规范等监管政策,城商行有更大的调整压力,考虑到“去杠杆”对同业负债扩张规模的限制,预计大者恒大的分化格局仍将持续。

  除部分银行股外,保险股也受到了追捧,同样是4月10日以来,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分别上涨了23.99、23.44%、14.09%、9.75%。

  天风证券分析师王茜表示,保险行业得益于从短到长的全周期基本面改善。严监管的环境并未压制保费收入的增长空间,行业回归保费属性,将有利于大型险企发展。短期来看,利率进入上行通道将进一步改善险企的利差结构,进而提升保险公司内含价值的逻辑依然成立。中期来看,寿险业务从利差独大到费差、死差、利差三差均衡的业务结构价值转型将会改善险企利润结构,而寿险企业转型重点开展保障型业务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此前很难成为市场热点的银行、保险等金融股的走强还是与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风险偏好的改变息息相关。在经历2015年股灾和2016年熔断后,A股中散户资金出现离场,2016年以来,银证转账资金为净流出状态。而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等长线资金持续涌入股市,因此A股投资者中机构持仓占比不断增加。

  长线资金相对于散户资金在风格上具有明显差异,长线资金预期收益率远低于散户资金,会寻找低风险、收益稳定的投资标的;长线资金体量较大,考虑到自身买卖可能带来的股价波动,其更偏好大盘股;长线资金持股期限较长,资金换手率低,有助于稳定股价。

  从投资者构成来看,长线资金的引导性越发明显。在其他增量资金进场动力缺乏的背景下,长线资金稳健的特性,将吸引市场其他存量资金跟随涌入其重仓股。同时,社保基金扩容、养老金入市也是市场预期的增量资金来源。

  抱团到几时?

  从A股近二十年的历史看,曾经出现过三次较为典型的投资者抱团取暖,三次受到眷顾的行业也都有着明显的特征——盈利成长性相比当时A股整体具有显著的优势,估值水平较低。

  反观今年以来的抱团取暖,目标除去近期火热的银行和保险,主要集中在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信科龙等白酒和家电板块中的龙头股。不过,目前被抱团的消费股与此前三次抱团的行业相比还是明显逊色的——从盈利能力的角度来看,过去三次被抱团板块的投资回报率都是持续提升的,但是本次被抱团的消费股的回报率未来难以大幅增长。

  而这一次抱团,资金看中的是高稳定性,即在宏观环境和政策环境面临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那些稳定增长的龙头公司反而获得了稳定性溢价,所以这次抱团的瓦解可能不会是因为龙头公司业绩的不及预期,而是因为宏观环境或者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降低。

  那什么情况才算“不确定性降低”呢?广发证券分析师陈杰认为,对经济数据和政策环境都需要再等待:首先是对经济数据的等待——等待“复苏证实”或者“复苏不及预期”。

  今年以来,对宏观经济走势一直存在争议,乐观的人认为是“新周期”,悲观的人认为是“复苏的顶点”。

  其次是对监管政策的等待——到底什么时候才算监管政策“靴子落地”?对于金融监管政策,投资者有一种“看不到尽头”的感觉,都很关心“去杠杆”究竟要去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根据银监会的要求,在6月12日商业银行“自查”结束之后,还有一个“督查”阶段,“督查”结束之后是“整改”,而相应的细则应该就会在从“督查”到“整改”过渡的阶段出台,这才能算是真正的“靴子落地”,届时应该能有效缓解市场对“去杠杆”的恐惧心理。